等待我们的只有这一条路——索达吉堪布

对我们每个人来讲,观无常是修行的根本。《开启修行门扉》中讲过很多这方面的窍诀。莲花生大师在一教言中也以此比喻阐述了相关的道理:

就像一个人不慎坠落悬崖,慌乱中抓住了崖壁的一把草。他紧抓不放,往下望去是万丈深渊,这时出现一只白老鼠叼走一颗草,又出了一只黑色的老鼠,叼走一棵草。两只老鼠就这样轮番叼,他手中的草越来越少。正在这时,他看到旁边有颗果树,树上长满了水果,他津津有味品尝着水果的甜美,完全忘记了自己身处险境。

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的寿命就像是那把草;黑白两只老鼠,比喻白天和黑夜,它让我们的寿命不断减少;身边的水果比喻世间的名闻利养;而身下的万丈悬崖比喻死后的三恶趣。简单来说,我们的寿命眼看就要走到尽头,倘若一味沉迷在妙欲的点滴快乐中,那么一旦生命彻底结束,等待自己的就只有一条路——堕入三恶趣。

“死”字对世间人特别忌讳,然而很多老修行人一辈子都在观生命无常,我死时怎么办?我突然得了绝症怎么办?我出门翻了车怎么办?经常这样想的话,提前会有一些准备。而世间人对死亡根本不去想,一旦无常落到了头上只能哭哭啼啼,万般不舍地撒手而去。

佛教中的无常,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,即我们常说的“无常四边”——“积际必尽,高际必堕,聚际必散,生际必死”。这四点很多佛教徒都会讲,但没观修过,其甚深涵义就很难挖掘。

《诸法集要经》中讲过:“有为皆无常,如水泡非久,应当行善行,为二世饶益。” 世界上的任何有为法,不管是器世界的,还是有情世界的,没有一个能恒常存在,全部都是无常的,像水泡一样会迅速破灭。无论你极为执着的感情,还是特别向往的荣华富贵,都不可能永远不变。到了一定时候,因缘一旦散了,果自然也就没了。

或许有人认为:“既然万法都是无常的,生命过不了多久也会灭了,那我们应该及时行乐,没必要去管太多。”这种想法不正确,生命跟身体完全不同,侭管我们的身体会死亡,但生命会一直延续下去,迁流不断地形成后世。它变成一种意识形态的中阴身,在中阴界中照样存在,就像声波转化成电波一样,然后过一段时间,犹如电波再转为声波,中阴身再投身为下一个身体,和身体结合起来。在这期间,尽管有段时间并没有身体,但生命却一直没有消亡。懂得这一点后,就会明白众生周而复始的流转,死后并不会一了百了。

那么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?是看到三界众生非常痛苦得在这个轮回中,苦占大多数,乐只有极少数。故希望拔除自他一切众生的痛苦。而根除痛苦的方法,唯一在佛教中才有。因为只有佛陀才具有十力、四无畏、十八不共法。就如同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、诺贝尔发明炸药,靠得是一种不共的智慧。同样,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依靠不共的殊胜功德,才发现众生以无明而流转轮回。只有断除了无明才能彻底获得快乐。所以,若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,就必须依靠佛教中的内明学,系统地学习佛法后饶益众生。

——敬摘录索达吉堪布《红尘中的净土》